

大家好,我是B24教育技术学班的李佳怡,来自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。7月10日至8月28日,我在长垣市图书馆参与了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。
图书馆是家乡文化传承的关键载体,承载着知识传播的重任,不同人群都有知识获取需求,然而家乡图书馆人手紧张。我想以志愿者身份,助力图书馆提升服务效率,同时跳出校园理论学习,在基层文化场景里锻炼沟通、资源协调等实践能力 。
图书馆整理志愿服务的第一天,所有志愿者按照前期安排,准时到达图书馆。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我们首先参加了简短的培训会议,内容包括图书馆整体布局介绍、图书分类系统讲解、图书整理的基本操作规范等。
每日开馆时,我会对归还图书进行分类整理。按照图书馆的分类规则,将不同类别(如文学、少儿等)的图书区分开,仔细检查图书是否有破损、污渍,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处理。整理好后,依据书架标识,准确将图书上架,确保读者能快速找到所需书籍。过程中,我逐渐熟悉了各类图书的分布,也懂得了分类管理对提高借阅效率的重要性。
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,解答他们关于图书位置、借阅流程、图书馆开放时间等问题。遇到老年读者或初次来馆的读者,我会耐心引导,帮他们办理借阅卡、教他们使用自助借阅机。同时,维护借阅区秩序,提醒读者保持安静、爱护图书,营造良好阅读氛围。
实践如种子,未来我会持续关注家乡文化建设,带动同学参与阅读推广,相信年轻人参与能让家乡精神之树更繁茂 。这次实践,让我明晰基层文化工作与自身成长。基层文化服务靠无数细节维系地方精神脉搏,与读者相处让我学会用接地气方式沟通,触摸家乡人精神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