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大家好,我是B23教育技术学班的张熙和,来自河南省郑州市。
为践行“人人参与文明创建”的理念,暑假期间,我来到所在社区的志愿者服务站,参与了本次7月12日-7月26日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。我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改善社区环境,在服务中锻炼沟通协作能力,积累各种经验。我们社区的一部分居住群体是老年人,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,使用智能手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,可是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个复杂的任务,我希望帮助他们跨越“技术鸿沟”。
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“共建文明社区,青春服务基层”为主题,我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参与了多项社区服务工作,我的日常工作涉及多个方面。首先,在环境卫生维护方面,我会帮助小区保洁人员清扫小区公共区域垃圾、擦拭居民室内活动中心的桌椅及健身器材,协助餐厅打扫人员社区餐厅清理餐桌、地面。其次,在文化空间整理方面,我需要归类整理居民阅览室的书籍,按主题重新排列并修补破损书页。再次,在秩序规范行动方面,每逢下午下班时间,我会在小区门口将乱停放的自行车归位至指定区域。 文明宣传服务也是我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,我负责向小区居民分发《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并向一些讲解重点内容。最后,很重要的是助老志愿服务,我们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教学,指导微信操作、调出付款码、乘车码等实用功能。
在清理绿化带隐蔽垃圾时,发现烟头、塑料袋等杂物长期堆积,需用夹子逐一捡拾,深刻体会到保洁工作的不易。这些看似简单的扫地、搬车,实则是维系社区运转的重要链条,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重。在发放条例时,许多居民对“噪音扰民”“文明养犬”条款产生共鸣,让我理解制度需与公德心结合。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迫切需求折射出社会变迁,我意识到,我们青年一代应成为“数字桥梁”。
经历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,我从最初整理书籍时分类混乱,到后期能高效组织停车整治,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。这场实践是一堂生动的“社会课”,让我跳出书本看到真实的生活图景。我会继续以“微光”之力参与社区建设,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